blog
論今香港補習文化
12-01-15自古以來,科舉考試都是文人書生賴以出人頭地的方法,不知有多少人為了高中狀元,光宗耀祖,不惜寒窗苦讀數十載。時至今日,這種考試文化依舊存在,特別在香港裡,考試成績好或壞,與個人前途有莫大關係。
就是因為考試成績是如此重要,專門為應付考試而設的補習生意應運而生。早期的補習生意多是中學生為小學生補習,大學生為中學生補習。但隨著社會變遷,城市被嚴重商業化,補習也由六、七十年代的「一對一」模式,發展成今天「一對數十」,甚至「一對百」的補習社模式。根據政府的調查,在零四至零五年度間,與補習相關的金額每月竟高達三億元!
補習社的盛行,與現今過度重視考試成績的教育制度不無關係:在香港,只要成績好,就可以入讀名牌學校;只要入讀名校,就能夠有一張「好睇」的履歷表;有一「好睇」的履歷表在手,就能夠加強競爭力,找到好工作,繼而平步青雲。於是專門針對考試的補習社越開越多,並紛紛以「奪A升grade」作招徠,甚至不惜花大筆金錢來製作廣告宣傳。
補習在香港已有四十多年歷史,它不僅是一種生意,更成為了我們生活的一部份,成為了一種獨特的文化。因此,它的存在價值,它流行的原因,已不只是因為教育制度的問題,背後還有其他因素。
首先,香港人普遍地存有「怕蝕底」的心理,當父母看到其他家長帶仔女到補習社,或學生們眼見同學們去補習,自然地起了「人補我補」的羊群心理,就算沒有太大的實際需要,也會因為怕會「執輸」而補習去。這情況與中國人的一個奇怪的心理現象——相信「有病治病,無病強身」同樣道理。此外,在即食文化的潮流下,學子們都想找捷徑,用最省時最方便的方法來考取好成績。正正是這種心態,做就了一個龐大的市場需要,也成就了今天十分盛行的補習文化。除此之外,香港的出世率下降,使到越來越多的學校「被殺」,導致許多教師失業。當中有不少人因而投身補習界,使補習業得而壯大起來。
補習文化對香港的未來棟樑影響深遠,今時今日,曾經接受過補習的佔絕大多數。他們部份是在高中時才開始補習,部份更是因為要應付小學面試而開始補習。其實,補習的重要性在於「補充學習」,為芸芸學子們補充他們在常規課堂中未能完全掌握的知識,甚至擴闊知識。可惜的是,在現今發展過度蓬勃的補習文化影響下,補習給學生帶來不少副作用。
以奪A作目標,是每間補習社的宣傳重點,甚至以此打做補習天王和天后作噱頭。然而,這等宣傳手法卻使學生養成了一種依賴心態,以為要有好成績,就必須依靠某某補習名師(正確來說是他們的notes) ,而忽略了自身的努力和根基。當得知成績不太理想時,他們往往會遷怒於他們的補習老師身上,卻不懂作自我檢討,從失敗中學習,令他們錯失自我增值的機會。
另一弊處是令學生的思想僵化,未能靈活變通地活用知識。補習老師愛以「tip題」準確來吸引學生,而學生則會把模擬試題比作聖經,對它們拼死研究,只懂得囫圇吞棗。然而在真正考試中,當他們找不到那些tip題時,便會變得手足無措,緊張萬分,結果當然是一敗塗地。
高分低能,是香港考試制度所導致的,而補習則是幫兇。不論是當今的教育制度,還是補習,都只著眼於學生分數的高低,卻忽略了他們在書本以外所學到的能力,如社交能力,公關技巧等。筆者認識一位朋友,他的高考成績頗好,但完全不懂如何和別人相處,甚至連一些常在聚會中玩的遊戲如鋤大Dee和波子棋也不懂,實在難以想像他將來如何在社會上工作。
此外,由於過度緊張學業,不少人不惜大灑金錢去補習。筆者就聽說過有人就一個學科,到兩間不同的補習社補習,還要另請一名私人補習老師。這種走火入魔的情況絕對是浪費時間和金錢。
不過,教師們也可從補習老師借鏡學習:補習天王天后其中一個成功的原因,就是他們懂得包裝自己,注重型像。日校老師應從中學習,但不是學習包裝自己,而是學習包裝教學方法,使上課變得較生動有趣、互動。從而提高學生對課堂的興趣,繼而提升教學質素。
雖然現今的補習文化帶來不少負面影響,但從「補充學習」的目的來看,它的存在是必需的。始終學校裡的老師的工作繁多,除了教書外,又要負責搞興趣班,甚至處理校政,根本沒有足夠時間去應付每個學生,而補習老師則能夠提供補充的作用。
最新文章
* 視像補習 (38621)* 香港補習導師會廣告影片 (40410)
* 英文學習 (21952)
* 中學生數學教育要決 (20120)
* 補習社和私人補習 (55142)
* 一個媽媽對補習的看法 (11842)
* 如何挑選一位好補習老師 (11924)
* 香港補習社網頁 (45026)
* 怪獸家長的定義 (10364)
* 補習社貼士 (8633)
* 奧數的迷思 (9745)
* FACEBOOK之弊處 (6977)
* 中學生的厭煩感 (7863)
* 論今香港補習文化 (15884)
* 閒談私人補習 (6694)